存在主義是一個探討人類生存意義的哲學思潮。自 20 世紀初起為哲學家們透過大量的討論、撰寫文字,以文本成書,作為記錄自己曾在這世上的證明。大約前後一百年,攝影的技術也正要開啟發展,人們留下自己存在的方式有了更即時、具象的方式。時至今日,攝影早已不只是紀錄留存的工具,攝影是一種創作方式,更是熱愛影像人們的生活必須。本文介紹三位 2022 SKM PHOTO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得獎者,他們以攝影創作,定義有無,辯證存在。
Fade
剝離
大學開始接觸攝影的哲維至今近十個年頭。作為一名攝影者,他對於拍攝的主題他並無特別設限,當檔案進入到電腦顯示在螢幕上後,哲維便展開了第二階段的再製創作,他喜歡將照片調色或是以數位的方式進行重曝,呈現出超現實的意境,讓整體畫面的風格可以清楚感受到濃烈的各種情緒。而這樣的現象與我們日日接觸不可分割的網路世界不謀而合。現代人與網路及科技產品的應用早已密不可分,每一個人在網路上都有至少一個甚至多個的身份。
2022 SKM PHOTO 新光三越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剝離 Fade|創作者:謝哲維Jer-Wei, Hsieh
Dis-appearing
看見不見
攝影師蔡昌吉今年以「看見不見 Dis-appearing」拿下 2022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首獎,以五幅黑白成像的將毀損的神像、傾頹的廟宇及依稀可辨認是與神領域相關的建築架構與裝飾,連貫呈現。
一眼看過,攝影師表達的「像由心生」竟會栩栩如生的浮現在腦海裡。或許是因為生長在台灣,信仰、廟宇及神像無所不在,因此端詳過作品後大腦能能依照格式塔心理學的「似動現象」,讓宗教畫面在過目瞬間直接成像。
這世上有許多可以用雙眼可見的存在:人類、動物、植物與各種被創造出的物品。然而最有力量的卻不是被創造出的「可見」,而是因為匱乏虛無所以能夠「創造」的能力,無法觸及的虛無卻強而有力,宗教亦是如此。
一眼看過,攝影師表達的「像由心生」竟會栩栩如生的浮現在腦海裡。或許是因為生長在台灣,信仰、廟宇及神像無所不在,因此端詳過作品後大腦能能依照格式塔心理學的「似動現象」,讓宗教畫面在過目瞬間直接成像。
這世上有許多可以用雙眼可見的存在:人類、動物、植物與各種被創造出的物品。然而最有力量的卻不是被創造出的「可見」,而是因為匱乏虛無所以能夠「創造」的能力,無法觸及的虛無卻強而有力,宗教亦是如此。
2022 SKM PHOTO 新光三越攝影大賽得獎作品-看見不見 Dis-appearing|創作者:蔡昌吉Chang-Chi, Tsai
Homecoming
回家
若是稱李進能為攝影師,他更希望你喚他「觀察家」,攝影是用來應證他眼下觀察這世界的工具。李進能喜歡使用「錯位」與「並置」的手法來進行創作,使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重新產生新的意義與連結。「回家 Homecoming」的作品,是李進能觀察動物的「刻板行為」下的成果。
2022 SKM PHOTO 新光三越攝影大賽得獎作品-回家 Homecoming|創作者:李進能Chin-Neng,Lee
活動推薦
2022 SKM PHOTO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聯展
展區分為A區免費參觀與B區購票入場,包含:英國紀實攝影師-克萊爾・托馬斯 Claire Thomas首度來台,以及於國際競賽獲獎無數的極境旅行攝影師-馬賽 Kyo,邀您再次踏上旅程,重載世界的光景;現場另展出2022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得獎作品與年度首獎邀請展-童立等共25位攝影師、百幅精彩影像故事,2/25起將於新光三越台北、台中、台南巡迴展出,邀您親臨感受影像的絕妙魅力。
Read more
What'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