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以往您參加比賽時,都是如何挑選參賽作品的呢?當站在評審的角度時,又會如何看待攝影作品呢?
Kyo:對我來說無論插畫、廣告還是攝影,其實都是透過技術與媒材來傳達自己的觀點,所以當我要在眾多作品中挑選參賽作品的時候,我都會先把自己從創作者的角色抽離,以旁觀者甚至是評審的角度來看自己的作品,雖然這樣對自己很殘忍,但唯有這樣才能夠更客觀的判斷這些作品參賽的可行性、必要性與同質差異性。
作品夠不夠獨特?是否真的能傳達想要表達的概念或故事?當這些條件都滿足後才能接著看細節的部份,包括詮釋畫面與營造氛圍的能力等等,因為在比賽中只有夠獨特才能被別人看到。許多參賽者往往將審視自己作品的順序顛倒,懷著當初拍攝過程的艱苦心情,過於感性的看待自己的作品,不過在積累一定的參賽經驗甚至參與過評審的工作後,就會瞭解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只有在創作者達到一定資歷後才有出場的機會,而不是在比賽的過程中。
┗ Kyo的參賽經驗分享:
在決定參賽作品前,最好先看一下前幾屆的得獎作品與評審的評論,研究一下創作主題的趨勢跟作品的表現方式,確定自己的作品不會太雷同或是踩到別人的影子後,再決定是否要丟出作品。(編:知己知”評”方能百戰百勝啊!快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