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台灣的攝影,你會直接聯想到什麼樣的畫面?是人民與警力對峙的政治新聞照,抑或是晴朗無雲的清新河堤,還是眼神堅定在 T 台走秀的時裝模特兒?這些於你腦中浮現的畫面,無一不與攝影的歷史演進、技術發展及產業架構有關,橫跨兩世紀的「攝影」於多數歐美國家已有專業的美術產業鏈存在,從攝影師的創作;藝廊經紀推廣;作品的展售典藏;大眾的欣賞及收購,這一項完整的產業架構在台灣的藝術市場現況是什麼樣的型態?我們又期許該項產業如何發展?
台灣攝影型態發展的系列提問,由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展策劃的影像視聽室邀請四位專業攝影師及藝術市場的相關人員親自解答,影像視聽室邀請到亞紀畫廊的主理人黃亞紀及藝術家藍仲軒進行跨世代的攝影藝術辯證。
台灣攝影型態發展的系列提問,由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展策劃的影像視聽室邀請四位專業攝影師及藝術市場的相關人員親自解答,影像視聽室邀請到亞紀畫廊的主理人黃亞紀及藝術家藍仲軒進行跨世代的攝影藝術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