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大戰後美軍協防台灣的年代,一名住在宜蘭羅東的巴士司機從朋友那兒聽到美軍顧問團的現況,嗅到美軍住宿、餐飲的需求與商機。膽子比天大的他離開故鄉到陌生的台北市創業,在中山北路天母一帶做起Guest House的生意,甚至舉家搬到士林定居。這個勇氣十足的男人就是知名的旅遊達人工頭堅 (本名:吳建誼) 的祖父,也是帶領吳家三代成為「漂鳥一族」,展開探索世界、見證台灣經濟起飛的推手。
當年的台灣不像如今這麼繁榮,既無法出國,物資又缺乏,靠著美軍及教會提供物資拮据度日的大有人在。專門接待美軍的Guest House不僅能夠從美軍帶來的各項物資中增廣見聞,透過互動也能夠與國外的文化產生連結。
從零開始的年代 展望新世界
為了承接家業,工頭堅的父親去飯店打工,情竇初開的小夥子因此認識從台南北上工作的女孩,工頭堅笑稱父母親共譜「行李員與接線生之青春小戀曲」,終於開花結果。憑著在飯店累積的經驗,兩人婚後自立門戶,也開了一間Guest House接待絡繹不絕的美國大兵。工頭堅回想當年:「小時候父親常帶我到飯店,教我使用餐具;後來我們家開了Guest House,美國蒸餾水的氣味與美軍電台的音樂,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年少的我想探索這世界,直到遊歷多年後,我才體認到,是父親在我心中埋下的種子

首度踏出國門 夢想就在眼前
台灣開放出國觀光後,工頭堅迎來人生第一次的出國之旅。1981年工頭堅的父親安排全家前往日、韓旅行,充滿好奇心的他,見到台灣沒有的高樓和新幹線,品嘗鎌倉料亭的高級料理,也看到停靠港邊進行保養的「中途島號」航空母艦,當時的他就像進入大觀園的劉姥姥,感覺處處是驚喜。「1981年的台灣不如日本發達,連東區跟天母都還是一片稻田,你能夠想像看到日本先進的景象對一個少年有多大的衝擊嗎?」說到這裡,工頭堅難掩興奮之情。

不能出國的日子裡,總會想起異國他鄉的美麗景色
旅行.親情都是斷不開的羈絆
「父親是個不善於表達的人,當年我回到家裡告訴他我的想法時,當下他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情緒,事後卻默默幫我報名旅行社的培訓課程。」工頭堅說,進入旅行社工作後一切都開始變得不同,父親會主動關心他的工作情況、分享帶團的know how,父子關係從此破冰,一度平行的兩條軌道再次因為「世界」而有了交集。工頭堅感性地說:「在社會歷練了一段時間後重新開始,不僅能夠以更成熟的態度與父親相處,也讓自己從一個總是遲到的人變成永遠的第一名,工作和生活態度也從隨性轉為嚴謹。」
在任何場合,都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011年在雄獅服務的工頭堅原本計畫招待父母重遊日本,帶他們走一遍當年的行程,紀念三十年前的首次日韓之旅。聽到這個計畫的父親淡淡地說這輩子還沒去過北海道,為了一圓父親的夢想,工頭堅二話不說改變行程。雖然沒有依照原本的計畫進行懷舊之旅,但是對他來說,與家人一起旅行的時光比什麼都重要。
回到故事起點 永遠珍惜當下
近年來因疫情之故,工頭堅將工作重心移回台灣,同時也與國際知名酒廠品牌合作主題式的高端露營旅遊活動「蘇式露營」 ,這也是工頭堅將二十幾年來在旅遊業的經驗濃縮而成的代表作。活動中除了走訪台灣的秘境,一探大自然的絕美風情外,營火晚會中更有品酒師引領大家進入甘醇的酒香世界,入夜後還能看著漫天星斗,暫時拋開俗事塵囂。
一起建立共同的回憶,才是最棒的禮物!
工頭堅說那次的感性發言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橋段,而是有感於父子之情修復與維持不易,所以更珍惜每一次表達感謝的機會。以往春節或連假都會帶團的他,現在則推掉工作,把時間留給家人,「因為你不知道還能陪他們多久啊!」工頭堅感嘆地說。


What'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