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 影像藝術

【疫情攝影故事】森爸/正常2.0


森爸 街頭攝影 森爸的街頭攝影

18個月前,一場疫情改變了我們熟知的世界,台灣是少數將疫情擴散控制得很好的地方。

記得2020年1月21號是台灣發現第一位感染者個日子,政府機關的快速反應讓疫情擴散的狀況穩住,讓大家的生活維持穩定。在保持社交距離以及特定場所要戴口罩的前提下,孩子們能繼續去學校,上班族還能進辦公室,逛街購物都沒太多限制,人們的出入都跟過去沒什麼兩樣。社會氛圍很平穩,周圍的人們對疫情也沒太緊張的感覺⋯⋯。但這一切都在一年後,也就是2021年的5月底,瞬間被顛覆。


因為自己不是在台灣長大,未曾注意過台灣的口罩文化。後來發現,近十幾年來在台灣戴口罩似乎是很平常的事。在大眾運輸上、醫院診所、餐廳、超市裡,不難看見戴口罩的人們。後來發現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台灣氣候的因素、導致鼻子過敏需要保護鼻腔,才戴上口罩。

戴口罩對很多人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對一些人卻不容易,像是需要大量呼吸或是在室外工作的人們;我想得到的是例如需要在市場搬運貨物的人、烈陽下的工地、交通警察、街道清潔人員、郵差等,或是習慣在外面運動的人們,口罩很容易讓他們呼吸困難。


這幾週COVID-19感染者數幾乎每天都以三位數在增加,學校關閉,上班族必須輪班或在家工作,公園的遊樂設施跟運動器材都被貼上了黃色的封條,戴口罩從勸導改為嚴格限制、否則直接開罰。社會氛圍變得很緊繃,如果有人走在路上沒戴口罩,大家彷彿像看到病毒一般緊張。除了口罩,人們開始穿戴各式各樣的防護面罩⋯⋯。


我在Facebook看到美國的家人,在家關了快一年後,最近已經可以外出,電視轉播裡的籃球比賽現場觀眾席也是人山人海。在韓國的朋友傳訊息來關心,說當地餐廳已經開放用餐,民眾也能外出。前幾天也在網路上看到法國路邊咖啡廳座無虛席的景象,那些不正是台灣過去一年來的生活嗎?當全世界都已經習慣了閉關的生活,台灣才剛要開始。

幾天前全副武裝出去買民生用品,忍不住順路在家附近繞了一圈,因為我必須得親眼看看新的「正常」。閉關從兩週、四週,到現在宣布延後近兩個月,人們說希望能盡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但問題是,什麼才是「正常」?記得有陣子網路界很喜歡用「2.0」來形容產業的轉化。我倒覺得台灣現在的狀況可以用「正常 2.0」來形容。


拍完照片回程的路上看到對街有一排大大的「台灣加油」字卡,原本腳步急促的我停下來看著那個字卡站了好久,思考怎麼樣把這排字跟現況記錄下來,此時很幸運的有位民眾走到對面,正當我舉起相機的時候他好奇的回過頭來看著我,臉上戴著口罩⋯⋯。



About Photographer


街頭攝影師-森爸



《街頭攝影的原點》作者,徠卡學院 Leica Akademie 大中華區官方特約講師,GQ 專欄部落客,英國自行車服飾品牌 Rapha 品牌大使。精通中,英,韓三國語言;作品榮獲 2021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 手機攝影獎項,以及 2021 MIFA 莫斯科國際攝影紀實攝影銅獎。

於兩岸三地推廣街頭攝影多年,臉書創辦的街頭攝影社團「Street Photography 街頭攝影」被美國最大攝影網站 LensCulture 譽為亞洲最具影響力街頭攝影社團,並為徠卡德國官方網站唯一專訪的台灣街頭攝影師。

■ Facebook:森爸的街頭攝影
■ 個人網站:http://thisisethan.com

Read more


圖|森爸 提供
文|本文轉載於非營利媒體《報導者》<森爸/正常2.0>: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covid-19-in-normal-v2-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