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會說話。」七十歲的陳師傅看著我認真地說道,他表情溫柔地看著手上的木塊接著說,有時候它們還會表達自己的不開心,甚至是鬧脾氣,這些細小的觸感就像某種特異功能般,在一個雕刻師父手裡是一件再自然不過且時刻能感受到的事。
秋意漸濃的柳川附近,微風伴隨著擺盪的柳樹枝,將我們帶入旁邊的小巷弄,白底紅字的陳彫刻處,是這條路上相對特別的櫥窗,也是唯一的一戶矮平房,有別於一般大眾印象中滿是雜亂木材、半成品的木雕及灰塵木屑的雕刻行,眼前的陳彫刻處顯得明亮溫暖,陳文才師傅與他的兒子與媳婦邀請我們進到店內。
秋意漸濃的柳川附近,微風伴隨著擺盪的柳樹枝,將我們帶入旁邊的小巷弄,白底紅字的陳彫刻處,是這條路上相對特別的櫥窗,也是唯一的一戶矮平房,有別於一般大眾印象中滿是雜亂木材、半成品的木雕及灰塵木屑的雕刻行,眼前的陳彫刻處顯得明亮溫暖,陳文才師傅與他的兒子與媳婦邀請我們進到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