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專題


Audio-visual Room


影像談台灣-關於攝影的那些事

攝影發展至今經歷兩個世紀,隨著科技進步不斷地演變,已經由最初的影像紀錄發展成為藝術創作的媒材之一,早在1960、1970年代歐美國家已將攝影歸類為藝術的一部分,而亞洲其實到了2000年前後才開始認真的看待攝影藝術創作,究竟攝影與藝術是否能畫上等號?而國家級攝影館藏對台灣又代表了哪些重要的意義?本次由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規劃一系列訪談,特別邀請國美館典藏委員-全會華、資深攝影家-張蒼松、亞紀畫廊創辦人-黃亞紀與藝術家-藍仲軒等不同領域代表進行對談,透過自身專業與視野,一起探討台灣攝影發展的脈絡,拼湊出攝影的未來與發展可能。


淺談台灣影像藝術市場


與談人
黃亞紀|亞紀畫廊創辦人
藍仲軒|藝術家


亞洲其實到了2000年左右才認真地將攝影作為藝術品看待,也因亞洲市場攝影藝術發展慢,造成一些亞洲藝術家在市場上交易不良的狀況發生-黃亞紀


淺談國立攝影藏館之重要性


與談人
全會華|國美館典藏委員
張蒼松|策展人.資深攝影家


美術館的攝影作品典藏,來自於有個攝影史的研究,依照歷史的基礎來進行有系統、精準的評估被典藏的對象及作品-張蒼松

※ 完整訪談影片請至展覽現場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