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畢卡索曾說過:「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我們看孩子的畫作時,可以在那些沒有那麼像的圖像裡,看到天馬行空、放飛自我、直覺、純真、勇氣等等,大多成人在欣賞畫作的標準是「畫的不像就是畫的不夠好」,但其實在孩子的眼中,這些畫作裡有著大人們意想不到的意義,而我們只要換個角度,就能讀懂畫作中孩子想傳達的訊息。

徐玟玲老師是台灣師範大學的藝術學博士、台北市立大學的藝術治療碩士,學經歷豐富的她擁有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認證的藝術治療師資格,在評鑑今年的作品時,她就提到很多小男生喜歡用一支筆畫到底,畫完之後大人或者是老師說那我們來上顏色吧,孩子就會覺得「蛤~~啊~~還要上顏色嗎?有必要嗎?」孩子的想法可能是「我的表達都已經到這邊了,所以到要塗顏色的時候,他會覺得那就不是我想要的東西了!」
玟玲老師表示,這件作品就屬典型的小男生構思,以線條呈現整個作品的畫面,色彩只是附屬,欣賞這養類型的創作就需要大人拉近距離,慢慢地、很耐人尋味地觀看孩子在線條裡面所埋藏的小訊息,你可以看見很多小標誌,告訴你這是哪裡到哪裡,也有些小小的人物、街道跟電線桿在邀請你,進到他的世界裡一起去探索各種有趣的事物!
其實孩子在純創作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一直都不是比賽,如果他們能擁有很多自由,而不是為了榮譽或競爭時,他們會繪畫得很快樂,要如何發掘其實可以從線條的痕跡揣摩他創作當下的動作,所謂的「從畫作看到孩子」更確切的形容應該是「畫作留下的痕跡看到孩子」,去想像跟揣摩透過什麼樣的動作、可能的情緒所留下來的痕跡,最後推敲出一個合理的情況,就能讓我們更認識孩子!
其實孩子在純創作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一直都不是比賽,如果他們能擁有很多自由,而不是為了榮譽或競爭時,他們會繪畫得很快樂,要如何發掘其實可以從線條的痕跡揣摩他創作當下的動作,所謂的「從畫作看到孩子」更確切的形容應該是「畫作留下的痕跡看到孩子」,去想像跟揣摩透過什麼樣的動作、可能的情緒所留下來的痕跡,最後推敲出一個合理的情況,就能讓我們更認識孩子!
從畫作看到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人生只有一次當孩子的時光,純真與直率就是兒童藝術最珍貴的地方
《幸福路上》的動畫導演——趙大威老師,畢業於迪士尼創辦的動畫學校-加州藝術學院,在這次評比的過程中他就提到孩子在觀察事物時,會有獨特的觀點與細節,儘管技法不是很純熟,但卻有如同印象派般的生命力蘊藏在畫作中,這些都是成年人的作品上所是看不到的。孩子能將一個日常的生活場景表現的很好,像是《刷牙囉!》的這幅作品就是出色的作品,「刷牙」是我們大家都天天都會做的事情,然而透過他的繪畫表現出來,卻非常生動跟有趣,不管是這個孩子在人物上用強烈的對比色,或是你一眼就會看到的中間主角,把嘴巴張得大大的很認真地在刷牙,以及畫面裡的其他小細節,鏡子裡面有著主角反射的倒影⋯⋯等等,兒童作者對於自己生活中的細節瑣事,他們能夠很自然且直接地反映在作品上面,如同人生只有一次當孩子的時光,純真與直率就是兒童藝術最珍貴的地方。

2021 新光三越兒童創意繪畫比賽
每年2-3月公開徵件,不限創作主題(由創作者自訂),全台國小、幼兒園孩童皆可參賽報名,本次共募集四千多件參賽作品,由六位不同專業領域之專業評審老師共同選出123件精彩得獎作品。
What'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