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7 影像藝術

隱藏於山中的異國:越南與印尼移工的過年與開齋節


SKM PHOTO 吳東興攝影贊助計畫 攝影 雲上初秋 張良一

● 2024「吳東興攝影贊助計畫」獲獎人-張良一「雲上初秋」拍攝計畫追蹤報導(二)

接續著張良一對華崗地區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參與,計畫「雲上初秋」也順利的進展中。然而,這片看似平靜的高山農地,卻隱藏著一群來自東南亞的移工,此階段張良一將透過他頭,帶我們一同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不為人知的節日習俗,同時也展現了高山農業對環境及移工生活的影響。

2024年2月9日,適逢農曆除夕,這天對於來自越南的移工來說也是重要的節日。大年初一凌晨1點,恰巧是越南當地午夜12點,華崗山區的越南移工開始了他們一年一度的拜年活動。大約20-30位越南工移,這場在寒風中騎著機車、駕著貨車或沙灘車,穿越山間,逐戶拜訪同鄉。然而最獨具特別的是,每到一戶人家都必須喝下一杯啤酒,大夥兒一起唱歌、跳舞,共同慶祝新年。



▶ 越南人除夕晚挨家挨戶拜年

2024年2月9日,適逢農曆除夕,這天對於來自越南的移工來說也是重要的節日。大年初一凌晨1點,恰巧是越南當地午夜12點,華崗山區的越南移工開始了他們一年一度的拜年活動。大約20-30位越南工移,這場在寒風中騎著機車、駕著貨車或沙灘車,穿越山間,逐戶拜訪同鄉。然而最獨具特別的是,每到一戶人家都必須喝下一杯啤酒,大夥兒一起唱歌、跳舞,共同慶祝新年。




▶ 與在印尼的兒子視訊

一位印尼移工在台灣的農曆新年,透過手機的視訊軟體,和他未曾謀面的兒子聊天。有一位印尼移工在他剛剛到台灣工作時,在他的床頭置物櫃寫著:『我們來台灣工作不要感到害怕,我們都是為了我們的家人、孩子而工作』


鏡頭下的越南與印尼移工生活

張良一親自參與了這場獨特的拜年之旅,他與越南移工們在不到5度的低溫下,挨家挨戶拜訪了位於深山高麗菜田旁或茶園中的自建工寮,更因此有機會拍攝到這些鮮為人知的過年場景,記錄了越南移工在異國他鄉,遠離親人的孤獨卻充滿活力的節日瞬間。

除了越南移工,印尼移工也在華崗地區的農業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2024年4月10日,為穆斯林的重要節日——開齋節,這天對印尼員工來說有這巨大的意義,大多數的老闆都會讓印尼員工放假1-2天,但由於身分的問題,許多印尼移工這天都會選擇低調度過,即便如此他們仍會在隱密的地方慶祝活動。然而,早在開齋節前一個月,張良一就多方打聽,在不斷地確認下,得知今年開齋節的祈禱地點並成功拍攝下這些隱藏在水果集貨場內的慶祝場面。


跨越國界的思念與希望

根據監察院的報告,全台有約8萬7千名失聯移工,其中7千多人集中在大梨山地區。這片被外界所忽視的山林,彷彿成為了台灣境內的「國境內的異國」。這是另一個平行的台灣,也是台灣社會少見但非常獨特的現象。

在這些日子裡,張良一與這裡的居民相處下來,每位失聯移工背後都有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在梨山環山部落的一處工寮內,一位來自印尼的移工,在床頭櫃上用印尼文寫下:『我是2001 年10月10日來台灣的,我們來台灣工作不要感到害怕,畢竟我們都是為了家人和孩子才來台灣的!』他來自雅加達東方200公里的靠海小城Gebang,他還在置物櫃的留言下方畫了一艘小漁船,並問候來山上工作的印尼人!2021年7月1日,另一位同樣來自Gebang的印尼移工Ipeny則在床頭的牆上畫了一幅漫畫回應……這些簡短的文字承載了移工們對家鄉的思念與對未來的渴望。



▶ 茶園上的工寮

一對越南移工夫妻住在茶園最上方的工寮,幫他的老闆管理茶園,這處工寮擁有絕佳山景,卻只能靠騎機車才能到達。


不管是越南或是印尼移工,都因為失聯移工身份的問題無法返鄉探視親人,這些失聯移工待在山上10年、20年無法回家的現象非常普遍。移工們主要收入來源於高山農業,尤其是高麗菜、茶葉、水果等作物的種植與收割,而為改善遠在他鄉家人們的生活,他們經常連續工作24小時甚至48小時,努力賺取工資匯回家,這樣犧牲奉獻的精神不禁令人感到敬佩。


一個平行於台灣的社會正悄然運轉著

張良一的鏡頭揭示了這群隱身在山中的移工們不為人知的生活。他們的勞動支撐了台灣的高山農業,但身份問題讓他們處於邊緣地帶。政府雖然清楚問題所在,卻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解的問題繼續無解,移工也繼續過著躲警察躲移民署的查緝人員,過著低調、辛苦且孤獨的生活。「雲上初秋」計畫讓這些遠離家鄉、為生活打拼的移工故事得以浮現於世人面前;他們不僅是台灣農業的重要一環,更是台灣社會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這些故事也提醒著我們,在台灣的高山深處,還有另一個平行世界在悄然運轉著。


個人網站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_liang_i/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vant1997/?locale=zh_TW

【雲上初秋】紀錄台灣農村歷年的轉變,展示了我們生活的土地最真實面貌,也替時代捕捉消逝中的風景;更多關於良一【雲上初秋】計劃後續追蹤以及完整的作品,都將在「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展出,敬請密切鎖定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