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工藝設計

2025 木質生活展,由路力帶路:從「痕跡」到「未完成」之前


木質生活展 TAFW 路力 木平台

位於台北、成立於 2011 年的「木平台展覽空間」,長期推動木器、家具與藝術創作的展出;台中品牌「路力家器具」自 2014 年創立,並自 2023 年起參與木平台策劃的「木質生活展」。

隨著展會規模成長,木平台期許讓「各品牌輪值主辦展覽」的機制,讓活動內容由職人構思,更貼近產業實務。路力家器具自 2024 年首次接棒主辦,2025 年迎來第二度策展;今年在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協力合作下,呈現出更多元展覽面向,邀請大家一同走入山木、傾聽匠人們惜木愛物的創作故事。


(圖1) 木平台/丹麥倉庫創辦人Jack & Vicky、(圖2) 2024木質生活展參展品牌合影

把興趣做成品牌:非科班的冒險與養成

路力家器具的核心團隊並非木工科班出身,起點是「下班自學」與設計直覺。過程經歷過資源與技術的拉扯,也一度面臨撐不住的時刻;所幸志同道合的夥伴陸續加入,品牌逐步站穩,從「參展品牌」成為「主辦品牌」。


人才與培訓:從零到一的「榫接學」


團隊多由在社群上關注品牌的新人組成。品牌堅持榫接、再小的細節都不放過,訓練曲線陡峭,前期需要「手把手」帶到能獨立作業。這道門檻能留下對木作真正有熱情的人,但也考驗體能與恆心,是整個產業共同面對的人力課題。

生態與方法——從「精神導師」到材料路徑

前年首度從木平台接下主辦時,對路力而言最難的不是展場主題造型,而是橫向與各品牌協調及溝通應變。多數品牌白天都在工坊製作,關於展務的事只能擠出夜裡的時間銜接,導致細節常在壓線前定案。「隨時都有可能改變的計畫就是最終計畫!」必須隨時滾動式調整,確保策展溝通順暢,為所有參展的木作品牌與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協力合作。而木平台就像不缺席的後盾,即使交棒,木平台仍提供場地、資源與人脈串聯。許多看似不經意的提醒與鼓勵,成為主辦團隊在高壓期繼續前進的動力。



對於材料選擇:臺灣木 vs. 進口木 —— 現階段以歐美木材為主,理由在於乾燥處理與穩定性;但品牌明確表態:若臺灣木材供應逐步走向穩定與可預期,將優先採用。「自己的木材自己用」不只是情感,更是永續與在地供應鏈的長線目標,需要時間與持續實驗。


策展觀點:「未竟之事,未完成的輪廓」

今年主題延續去年的「痕跡」,把焦點放在一個仍在生成中的世代語彙:多數新一代臺灣木作品牌誕生於近十年,正在累積屬於這塊土地的家具語言。展場不只展示家具,也加入「木材展示」與「聲音裝置」,還原工坊場景的感官層次,讓觀眾在材質、結構與聲響之間,拼出尚未定稿的未來輪廓:一場小型主題展,也是一次向前的集體意識。


品牌營運日常:夫妻共創與分工

路力家器具品牌由夫妻檔共同經營:先生專注創作與製作,太太負責對外、品管並參與新品開發。兩人從「興趣同好」走到「專業搭檔」,歷經收入不穩定、乏人問津、感性設計創作與理性管理運營的拉扯,到如今分工更清晰,更能信任彼此的專業在個面向適得其所。

談及彼此的創作心流,多發生在打樣成功或摸索出新工法的瞬間;拍攝家具、看見手工細節被好好呈現,也是一種成就感。工坊裡還有職人的幽默:機器上的春聯,機器配合每年生肖年的吉祥語,象徵機器運轉順利平安,也減緩危險嚴肅的工作場域氣氛。


Made in Taiwan,是品牌也是品質保證

路力家器具希望觀眾在展場裡發現:「原來臺灣正在做這樣的家具。」 這份堅持不只是為了銷售,更是要讓「Made in Taiwan」長出新價值:從材料到結構、從製程到策展,讓品牌不再只是產地代號,而是可信賴、可被記住的生活語言。


路力家器具曾以 L 系列家具獲得 2023 金點最佳設計獎,品牌名稱取自台語的「勞力」,專注於榫接與流場曲線的形塑,以長桌、燕椅等一件件手工製造家具,展現溫潤典雅的風格;更多關於路力家器具精彩作品,歡迎至木質生活展現場參觀選購。

本文圖片皆由路力家器具提供


exhibitions


展覽資訊


2025 TAFW 木質生活展

2025 TAFW 木質生活展


實木家具之所以動人,不只是因為質感與耐久,而是它誠實地透露出製作者與生活的本質——那種與時間共處、無法完全控制的真實;在這裡,你或許會找到一張陪伴你度過悠閒午後的椅子、一件承載情緒的擺飾、讓家人團聚的餐桌甚至是一抹清新療癒的山林氣味—來吧!與屬於你生活的木質,相遇吧!

▪ 展期:2025/9/26(五)-10/6(一) 11:00-21:30
▪ 地點: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9 9F宴會展演館
》全展區免費入場,部分活動採線上報名,額滿為止;詳情請至官網查詢(culture.skm.com.tw)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