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種主觀的視覺感受,無法被清楚的定義也沒有一定的標準,而被推眾人所推崇的「時尚」也同樣抽象,不過,由時尚攝影師-陳詠華所掌鏡的作品,總能夠將這兩種抽象概念巧妙的融合且具像化,也讓她成為眾多演藝名人、國際精品所指定的御用攝影師。為時尚界掌鏡多年的她如何定義時尚?商業攝影與藝術在她眼中又是什麼關係呢?從她的觀景窗向外望,眼中所見到的世界既充滿生命力又神秘的讓人忍不住深入探尋。
有想法才能有做法,讓心引領人生
總被朋友戲稱「氣場過強」的陳詠華是個很有想法而且十分親切的人,雖然擁有高知名度,但卻沒有半點架子,身為時尚攝影師的她認為,時尚是個人品德的體現,待人處事的態度不應該隨著對方的社會地位或自己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只要有包容心、有愛心就是最時尚的!
很有想法的陳詠華在決定投身時尚攝影後,並不是從世新大學新聞系轉到傳播或視覺傳達等系所,而是直接轉學到實踐大學念服裝設計,面對這種另人不禁瞪大眼睛的選擇,她笑著解釋:「因為我認為只有了解服裝的材質、剪裁與構成,才能在拍攝時掌握最好的呈現方式,所以才會這樣選擇。」不過自嘲繪圖跟手做技能都沒有很好的她,常常需要同學的cover才能安全過關,「因為我覺得我邏輯和記性沒那麼好,所以每次老師示範完服裝製作後,我總是記不起來步驟,常常會一直去問旁邊的同學,也對他們覺得很抱歉」陳詠華笑著說。
每個人都應該向內心挖掘,找到讓自己最舒服、最喜歡的東西,然後,你會發現那是真正的自己。
圖 / instagram : yourddoris
回到起點,用不同視角發覺生命之美
「當我收到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的邀約時,我一邊反覆審視自己的作品,一邊考慮是否要參加,但是我覺得這次的『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像是宇宙發給我的一個訊息,提醒我應該忠於內心、繼續創作新的作品」,於是陳詠華開始著手規劃這場首次的個人攝影展,從挑選作品、展場設計到作品的輸出、校對通通一手包辦,也讓她再次體驗到沒有框架、完全自主的創作樂趣。
除了人像攝影,陳詠華也以花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的攝影作品,這次個展她特別以象徵愛的荷包牡丹為主視覺,朦朧中,那提著一顆顆如同小心臟的花苞卻仍然努力蜿蜒向上生長的枝幹,交錯圍繞成愛心的姿態,不得不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玄妙,陳詠華說這株荷包牡丹既像是催動生命的心臟,也像是包容著愛與新希望的「子宮」。
一直以來,我非常希望能夠透過花的姿態與生命力,來詮釋同樣充滿愛與包容的子宮,也藉此讓大家瞭解花朵並非只有外在的柔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堅韌與彈性
陳永華說這次個展的主題「子宮」想表達的是生命的起源,關於愛與包容性,藉由花卉的型態比擬子宮,呈現生命與愛之間的意義。色彩飽和、對比強烈且帶入朦朧美感的作品風格,搭配模糊晃動的呈現方式,每一株花都彷彿被注入了無窮的生命力,此外,陳詠華這次特別使用玻璃面搭配無框設計,使作品中的花朵不再是按下快門時的那一瞬間,而是迎風搖曳、隨著視角展現不同姿態與氣場,這種遊走在虛實之間的視覺饗宴實在令人陶醉。」
這些作品都是我的孩子,我希望它們都能夠不受任何拘束,讓生命自由的延展
圖 / 2024 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陳詠華參展作品
抽離,才能看見花中的世界
為了能夠拍出讓客戶跟自己都滿意的作品,確認拍攝細節、思考如何讓模特兒呈現出自己腦中的畫面是陳詠華拍攝前最重要的功課,不過,那怕有再豐富的拍攝經驗也會遇到靈感撞牆,而看電影、聽音樂還有聞香水就是她找回靈感的秘訣。
圖 / instagram : yourddoris
商業和藝術的關係,像彼此談戀愛,當一方比較強勢時,另一方就變成輔助,也像同伴,需要互助、互相溝通和合作,讓整體達成一種均衡
攝影師介紹
1992年出生於台北,曾就讀於台北實踐大學,主修服裝設計。學習服裝的歷程,使她培養了對時尚的獨特見解。
在陳詠華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她的攝影作品呈現出獨特的美學、對藝術的深厚理解,以及對視覺表達的敏銳感知。
陳詠華的作品不僅是對時尚與攝影的巧妙結合,更是對生活、情感和瞬間的靈敏捕捉。透過她獨特的視角,觀眾得以深入感受她對世界的詮釋,探索其中所蘊含的美與深度。
在陳詠華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她的攝影作品呈現出獨特的美學、對藝術的深厚理解,以及對視覺表達的敏銳感知。
陳詠華的作品不僅是對時尚與攝影的巧妙結合,更是對生活、情感和瞬間的靈敏捕捉。透過她獨特的視角,觀眾得以深入感受她對世界的詮釋,探索其中所蘊含的美與深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