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介紹&講評


Selection Committee General Comments


喜悅 感動

以一顆喜悅的心,來參與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舉辦兒童創意繪畫比賽的評審活動,期望著能會見兒童那揮灑出內心的感動的創意作品。

這項兒童繪畫比賽創辦以來,至今已進入第22屆了,是以『兒童創意』為題,表現題材內容由兒童自主、自由的發揮,因此進入眼簾的兒童作品表現非常多樣性,有些是純純真真的生活感受、有些是樸樸拙拙的表現自我的個性,有些是細細膩膩的展現兒童的想像夢幻。作品中那獨特的創造力、成人難以模擬的原創性,是作品中最珍貴的。

近年來兒童藝術教育的方向 「以兒童為本位、重視兒童繪畫心理發展」,以啟發兒童與生俱來的天賦,期能將生活中的感受、感動、發現、夢想,及自我的意識、獨立的個性、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像能萌芽茁壯。

這次評選的兒童作品中『感受到能自由的發揮、能率直將夢想、感情、個性的表現作品』 --- 漸漸多。『完全以技術為重心的指導,以大人想法的注入式學習,干涉兒童自我表現的作品』 --- 漸漸少。終於我們提供了兒童、能夠安心的、自由的揮灑、快樂的描繪的世界。

一張畫的產生有一個歷程,一定的時間來完成,兒童運用工具、材料發揮其天分、能力,努力創作是人世間誰也無法取代的,這個觀點就是孩子生命力存在的證明。欣賞孩子的畫就要從畫中感受孩子們的心聲,從發散的「能量」中,感動孩子的生命力!



吳隆榮 榮譽理事長


中華民國兒童美術教育學會 榮譽理事長
日本國立兵庫教育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 碩士

▼ 經歷
臺陽美術協會 理事長
中華民國油畫學會 榮譽理事長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文化委員
新北市美術館諮詢委員

▼ 競賽總評
好的作品具有表現心理發展的特徵,構圖佈局要完美,主題表達很清楚,畫面色彩,調和雅緻、美觀、著色筆觸活潑大膽,作品有創作者的特殊風格,把媒材利用的有創意。


萬榮瑞 理事長


中華民國兒童美術教育學會 理事長
畢業於台東師範學院 京都佛教大學教育系進修

▼ 經歷
台東縣美術科研習輔導員
擔任 82 年版課程標準美勞科修訂委員

▼ 競賽總評
這次參與評審活動,深刻的感覺到這些匯集的作品。幼兒作品好可愛、而漸漸呈現孩子們的成長;中高年級兒童的形、色、空間也逐漸成熟,是令人欣慰的。
但是還是有些太過於重視技巧的呈現,而失去內心感受的作品,但已經逐漸減少了,這是好現象!很欣慰的地方。


吳祖勝 榮譽顧問


中華民國兒童美術教育學會 榮譽顧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研究所

▼ 經歷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館長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處長
北美粉彩畫協會榮譽會員

▼ 競賽總評
小朋友的繪畫創作,都來自生活中經驗和觀察到的事物,用彩筆表現出來,充分展現了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一個很值得鼓勵的地方。
兒童繪畫的目的,不在於培養藝術專才,重要的是培養兒童在生活中的美感素養,希望這顆美譽的種子,能在他人生發展中的任何階段都有機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趙譽 創辦人


毛毛二工作室 創辦人
明志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研究所

▼ 經歷
以學習動畫起家,在尋找材料製作立體雕塑動物時,產生深深的興趣。參與2016台北國際玩具展(TTF)首賣爆紅後,一直致力創作不同風格的軟膠玩具-小鯊童;也是台灣屈指可數走進國際設計師玩具的人。

▼ 競賽總評
這是一次非常精彩且優秀的比賽,每個組別的參賽作品,各自表達了非常不同的主題方向及元素,但相同的是,都保留了孩子們最單純且直接的想法,也讓我對於創作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及感動,這個比賽真的太棒了!


陳子倢 創辦人兼執行長


「小人小學」家庭親子品牌創辦人兼執行長
籿苗教育發展協會 理事長
臺北海洋大學數位遊戲與動畫學系

▼ 經歷
世界公民文化協會專案總監
中華彩虹天堂協會 兒童青少年部門設計總監/青少年輔導
曾獲2019入選雜學校創新教育100、入選Gen.T台灣30位青年代表、2018雜學校創新教育首獎、入選經濟部飛雁女性創業計畫

▼ 競賽總評
考量小孩的主題創意性和內容完成度,整體的色彩使用呈現的畫面感,是否是有趣的視角或是幽默讓人會心一笑的元素在內。生活經驗是很重要的創作養份,每件作品反應孩子的年紀,感受與生命樣貌。在創作裡明確的感受到孩子的世界真實的樣貌、真實感也是評選裡最被在意的事!


林彥良 創辦人


插畫品牌「BaNAna Lin」創辦人
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研究所

▼ 經歷
作品多以童趣、幽默詼諧、手感溫度的手繪線條風格讓人印象深刻。從2017年至今舉辦或合作過多次展覽,例2022【我小宇宙裡的大夢想】林彥良創作個展、2022【以拉號奇航】臺灣插畫之全面啟動等畫展。

▼ 競賽總評
關於本屆的評選發現投稿的作品程度都具水準,主題的掌握也精準,從不同的組別觀察之下除了媒材的表現之外,我更著重在小孩子的創作觀點,例如生活的體驗及文化上的想像詮釋;此外,再進而觀察作者對於媒材是否有創意或多元的運用。中高年級也對於時事的關注,會影響本屆投稿的題材也很有趣,整體參與比賽的作品非常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