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 展覽內容 | ► 攝影師介紹 |
不同的宗教文化理念.相同的是朝聖者的虔誠 攝影師野町和嘉歷經數十年的朝聖之路,用鏡頭捕捉各種宗教朝聖路上的虔誠面孔。本次展覽精選野町和嘉自1972年來,以宗教和朝聖為主題進行拍攝的作品。範圍遍及全球,深入撒哈拉沙漠、西藏、印度、衣索比亞、非洲大峽谷、尼羅河上游和秘魯安第斯山等,以及麥加和麥地那─兩個全世界最重要的聖地。 在全球化的力量殘酷及壓碎多樣文化織錦的今天,當我們的內心渴求孤舟靠岸、明燈指路的時候,野町和嘉為我們獻上精神的朝聖之路上的別樣景色,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相同的是朝聖者的虔誠。讓我們學習擁有多樣性的智慧,承認看待世界有不同的方法,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見證人類信仰的不朽與偉大… |
恆河 Ganges |
![]() |
恆河發源自喜馬拉雅山上的冰川,全長2500公里,流過印度大平原,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灌溉著印度的糧食生產區,也是印度人探求信仰根源的去處。恆河之水被奉為聖水,而且跟濕婆神信仰有很深的淵源。人們相信在河裡沐浴可以洗淨罪孽,而把骨灰撒入河中,死者就能直達天堂,重獲新生,擺脫輪迴之苦。圖中一位年輕的婦女在恆河上出售由樹葉和鮮花裝飾的河燈(Arti),河燈順水漂流,帶走祖先的靈魂。
|
西藏 Tibet |
![]()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約4000公尺以上,極其寒冷,在無邊無際的寬闊區域,甚至草木不生。這裡是游牧民族的「第三極地」,夏季的三個月,可生長數量可觀的牧草,而一年的其他時間,永久性涷土則幾乎是完全荒蕪的。游牧姑娘臉塗使用濃縮乳酪做成的化妝品 ─「土恰Tocha」,可以保護肌膚不受紫外線及乾燥空氣的侵害。
|
尼羅河 Nile |
![]() |
來到尼羅河蘇德的目的,是為了體驗在牧人營地的生活,透過拍照紀錄這一切,並分享他們的生活。初來到時最令我吃驚的是,這裡的人和他們牲畜之間,是完全沒有圍牆、樹籬或其他隔離物的。人和他們的牧群住在一起,在由牧群糞便累積起來的土堆裡,睡在牲畜糞便灰上,以燃燒糞便趨趕蚊子。大部分的年輕人與牧群睡在一起,每當動物開始排尿的時候,人們總是跑過去,用流動的尿液洗臉。更甚至給牛的子宮吹氣,用以刺激牛隻分泌奶水,然後擠奶並撫摸牛羊的角,以示親近。人與動物幸福地相依共存著,我彷彿目睹了一種文明的蜜月期,這是一個漫長的人與動物共存時期。而照片中努爾男孩正吸吮牛的乳頭,這將是他們全部的早餐。
|
衣索比亞 Ethiopia |
![]() |
貧困、飢餓、部落戰爭…這片長期受苦的土地,而歡樂只有在祈禱中找到... 在整個衣索比亞北部各處散落著的火山岩高地,在這些高地和垂直懸崖中,隱藏著許多天然洞穴。公元四世紀基督教傳到衣索比亞以前,在洞穴中祈禱一直是流行的傳統。也許是受此影響,早期基督徒挖掘了他們自己的高山洞穴教堂,並對教堂內部進行了精心布置。Debre Abuna Aron的深石修道院,位於拉里貝拉西南60公里處。其幽暗的內部每天只有15分鐘能享有自然光亮,圖片中的光源是下午1點多從頂部洞口照進來的一束陽光。祈禱的修道士們,臉上顯示著被上帝感動了靈魂的平靜。修道士們說,彷彿無論外面是怎樣的狂風暴雨,這裡絲毫不受到影響。
|
伊斯蘭 Islam |
![]() |
對於一個穆斯林來說,造訪麥加就相當於向真主履行承諾... 伊斯蘭兩個最神聖的地方─麥加和麥地那,非信仰者是永遠禁止進入的。1994年,我接到一份從不敢想像的拍攝邀請,前往麥地那進行拍攝計劃,心中暗自在想是否有機會另外進到麥加朝覲,那怕為此必須改信伊斯蘭教。穆斯林年曆最神聖夜晚,是齋月的第27天晚上,因為在這個夜晚,《古蘭經》首次向先知穆罕默德顯示。「古祥之夜」祈禱持續通宵,朝覲者沿逆時針方向進行7次「巡禮天房」,即圍繞天房步行7圈。人們從頂部向下看,「巡禮天房」的人潮好似一個巨大的旋渦。獨自凝視這些祈禱的人潮,我確信了一件事情,自從人類開始以來,沒有什麼比此時更能完全地、更絕對地屈從於神… © Kazuyoshi Nomachi |
|
|
►野町和嘉Kazuyoshi Nomachi 官網 | ► 展覽購票訊息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