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由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新光三越百貨首度舉辦國際攝影大賽,
至今已邁入第8年,活動宗旨在於打造攝影愛好者盡情表演的舞台。
競賽主題由參賽者自訂,用五張照片敘述一個故事,想要從1200多組作品中脫穎而出,
不僅僅考驗著攝影的技考,更考驗著創作者對於主題的挑選、明確的攝影構思、
完整概念的傳達,唯有面面俱到,方能使作品感動人心。
參賽者充分發揮創意,30則自我風格的絕妙競演,敘述專屬自己的影像故事。


無聊兔子窩(系列作品之一)
作者:曾啟明 ZENG,QI-MING
拍攝地點:高雄自宅
創作心得:你我都有一副面具,偶而我們會想戴上它,你我都有失落的時候,經常我們選擇了逃避。


Objective Reality(系列作品之一)
作者:蘇琮盛Su Tsung-sheng
創作心得:媒體制定了一套觀看下的標準女性形象,並教導人們標準內的女性才具有被觀看的價值。然而被觀看的女性並不是以他原本的樣子展現,而是以觀看者希望的樣子所展現。在物化的機制中,唯有把女性的身體當成觀賞的物品,它才會成為商品。觀看中的他是具有絕對權力的消費者,彷彿為了滿足他的觀看慾望,眼前這值得被觀看的女子油然而生。媒體所呈現出來的真實是經過中介選擇與處理的,但拜資訊發達所賜,逐漸模糊真實與再現之間的界線。


未來!? Future(系列作品之一)
作者:張志達Chih–Ta Chang
拍攝地點:台北Taipei
創作心得:「孩子,我要你以後比我強!」
特別感謝:黃建亮老師指導,同時要將這第四度的殊榮與天堂的媽媽共同分享。
領銜主演:吳宛倩
道具組:佳心 服裝組:惠蘭
現場指導:雲瑄、俊延 女主角秘書:晶霖、妍臻


A Poetry of Shapes and Shadows(系列作品之一)
作者:羅宇堂 Tyler Rosso
拍攝地點:台北Taipei
創作心得:人類是萬物的開端。我喜歡用鏡頭捕捉人們的日常生活,不論是在公園散步、埋首於工作,或和大自然對抗的人們,都是每一張感性照片的靈感來源。然而,只有人是不夠的。因此,我試著加入周遭環境的元素,突顯出影中人的美與景,例如金屬棒的線條、行人穿越道的形狀、陽光灑在人行道上譜出的高雅陰影,以及雨傘在雨天被撐起的輪廓。這些都是我走在街上看到的景象。有時候,這些刺激令我暈眩,如果我手邊沒有照相機,我可能會激動到淚灑街頭。


夢境(系列作品之一)
作者:王世偉WANG SHIH WEI
拍攝地點:台灣Taiwan、澳洲Australia
創作心得:當我注視著這些被我拍下的場景,我腦中一片空白,我試著想釐清拍攝的當下是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只是,越是凝視著,反而覺得越是模糊了。

垃圾寫真(系列作品之一)

作者:孫蕙戀 Son Hye Ryun  

拍攝地點:舊金山

創作心得:我在美國生活的時候,發現美國人對於身邊可回收的產品或原料沒有再利用的觀念,而且路上很多垃圾。在韓國對於資源回收很嚴謹,但是大部分的韓國人卻只關心手邊的新產品,對於回收的垃圾毫無興趣。然而,垃圾對我來說就像寶物一樣珍貴。我很容易被老舊和被丟棄的物品的外觀和氛圍所吸引,當我幫它們拍照的時候,我常常在想「你是誰用過的東西呢?」「你從哪裡來的呢?」無論是它們的形狀、材質,或顏色,都隱含著歷史意義,所以垃圾在我心裡比新產品更有趣。

攝影條件:這系列作品的創作手法叫Fuji transfer (拍立得轉印)。我使用裝有富士拍立得底片的4x5大型相機進行拍攝,再撕拉拍立得到手工水彩紙上面。拍立得轉印可以讓照片有特別的邊緣和色調,就像每件垃圾也都獨一無二般。

 

更多的精彩作品.歡迎蒞臨展出會場參觀

   回展覽活動介紹 / 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