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高山森林的照片很多,構圖上都是大同小異的。大體上也都是利用山霧和逆光拍攝,來表現一根根樹幹的前後、大小、遠近的層次。有時候再利用太陽光自濃密的樹梢,頂光或測光投射,透過枝葉和山霧,形成強烈投射的光芒,加強光色之美,也是達到悅目的好辦法。這幅「森林旋舞曲」在構圖和採光方面,雖然未能出奇立異,但是它有兩個特點是「脫俗」的。其一是精選平凡題材的眼光;其二是表現靜中有動的技法。
 
森林都是一根根豎立的樹幹,這是平凡的題材。個人的藝術感受(Personal artistic felling)之差別,往往就在精選平凡題材的時候比較出來。你看,這森林並不是筆直的,樹幹靠近土地部分,幾乎都是同一方向和同一角度的微彎,是為「舞姿」的影射。另一方面是慢快門和小光圈(作者標示當時拍攝所用快門是1/2秒,光圈是f11)的運用,使迎風飄搖的樹梢枝葉,呈現了重複影像(double images),而不是逸去焦點(Out of focus)的一片模糊。這一點可由遠近的樹幹,均被安排在預期的景深(deepth of field)以內,都有相當清楚的視野而得到證明。這種效果正是「旋舞曲」的補充說明,因為舞姿的屬性,應該是動感的。
 
這樣看來,這幅「森林旋舞曲」的獲獎,並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