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馬可.波羅探險路線,

從西方到東方,重回13世紀末,極具開拓精神的探險

擅長史詩般攝影題材的美籍日裔攝影師-山下.麥可 (Michael Yamashita) ,自1971年開始攝影生涯,1979年成為《國家地理雜誌》專任攝影師,為國家地理雜誌拍攝專業照片已超過35年,其足跡遍及六大洲,作品主題跨及歷史、生態、新聞、藝術、人文。此次將帶領大家重返13世紀末,從西方到東方,沿著《馬可.波羅與鄭和的史詩之旅》重現探險家歷史足跡、《88經典》精選過去35年經典影像創作以及生涯最新創作、首次曝光之台灣大甲《媽祖遶境》精彩系列作品,ㄧ起感受大師鏡頭下的東方色彩、體驗影像所帶來的視覺震撼!

系列ㄧ|馬可.波羅與鄭和的史詩之旅
重回十三世紀末,展開極具開拓精神的實境探險

馬可.波羅與鄭和都是遙遙領先其時代的現代思想家,馬可波羅筆下的奇異見聞,呈現出居住在世界另一頭先進民族的輝煌富庶,鄭和則證明了不需征服與宰制,也可以帶動商業往來與國際貿易。


斯里蘭卡.康堤
康提佛牙節(Esala Perahera)是紀念佛牙舍利的節日,也是亞洲規模最大、時間最久的慶典活動。節日遊行持續十天,佛牙舍利由大象載著在歌舞聲中穿過大街小巷。


 

沿著絲路,從威尼斯開始由西到東,追尋著馬可.波羅的冒險足跡

沿著馬可.波羅從西方到東方的探險路線,感覺像是被帶回了13世紀末,一路從威尼斯穿過中東和中亞,再到遙遠的異域-遠東。這位極具開拓精神的探險家所記載內容的精確性,即使已經過了700年,他的描述與事實也沒有太大出入。


中國.北京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委派著名航海探險家鄭和出使西洋。朱棣將首都由南京遷往北京,並建造了紫禁城。圖為白雪覆蓋的紫禁城。

300艘船的巨型艦隊航行在未知海域,比歐洲大航海時代整整提前了一百年

「拍攝《鄭和》作品時,我彷彿身處於15世紀。」
隨著300艘船的巨型艦隊航行在未知海域,經歷七次探險之旅,這樣行程比歐洲大航海時代整整提前了一百年。航行經過中國南海、南亞、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地區進行和平貿易與互惠合作,返回中國時他已通曉了各地的風土人情。


 

系列二| 《88 經典》
三十年來,一心一意記錄最具代表性,卻岌岌可危的中國象徵

 自1982年首度踏上中國,於各地來回穿梭,拍攝中國的人民、歷史與文化,至今累積了35萬張象徵三十年來記錄中國點點滴滴的彩色照片。當年,中國社會控制嚴密,人民穿著僅見藍綠,現今已改頭換面成為現代經濟強權。麥可.山下見證了三十年來中國史無前例的成長及隨之而來的各種驚人變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觀光客騎駱駝遊塔克拉瑪干沙漠。「鳴沙」匯聚成巨大的沙丘。

發現這國家最具視覺震撼力的地方,是鮮少被提起,經濟革命之手伸不太到的地區

追蹤著那些故事走入中國邊陲的荒僻角落,此處沒有手機訊號,是窮鄉僻壤,氣候無比嚴苛,降雨罕見,大地硬梆梆。1982那年,首度造訪就令人著迷的傳統中國還殘存於此,然而這些地區現正經歷著覆水難收的變遷。

越南.芽莊隨著承平時期的生活步調,當地居民每天早上湧入芽莊市的海灘,首批前往越南的美籍技師於1952年抵達芽莊為法軍維修飛機。

系列三|《媽祖遶境》
即使沉浸在鞭炮聲中耳鳴數日,吸入過多煙硝咳嗽不停
心裡依然想著「太值得了!謝謝你們我才能拍到這樣的場面!」

2014年麥可.山下數度來臺,走訪了臺澎沿海地區,全程參與了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探究這位守護神與臺灣之間的歷史淵源,媽祖信仰如何能讓萬人空巷,讓數以百萬計的信眾如此衷心虔誠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