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樂園-「野柳」

一個具有古希臘色彩之傳奇性故事,將「野柳」寫映在1962年10月20日至25日台北博愛路美而廉畫廊「被遺忘的樂園」攝影展上。 之前「野柳」是一個不太起眼且不為人知的漁村由於受到戒嚴的因素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被一層濃霧給覆蓋著多少的綺麗多少的純樸留給外人一片的模糊。為了揭開野柳神秘的面紗兩位青年在三個月共拍攝了三千多張照片從中挑選出最佳作品並創造了一段浪漫的傳奇故事將野柳原始面貌一一展現在世人眼中以知性來表達野柳的原貌以感性來傳達野柳的內涵也因此於1964年「野柳」闢建為台灣知名風景景點。 

 

重回樂園-「台灣東北角海岸線」

回憶五十年前(1962年)大學時期如何突破戒嚴軍事防線拍攝台灣北海岸的風景名勝「野柳」回憶起來當初拍攝野柳這件事算是個機緣應該也算是為了攝影而攝影當時的我對攝影情有獨鍾算是瘋狂常常不睡覺也要拍;利用一個暑假時間來來回回四十多趟「野柳」在當時交通建設沒現今完善時滿是累人但基於對攝影的熱愛並想完整拍下當時最原始風貌及多變野柳地景風光的小小心願甚至一天往返數趟。在那段時間裡我體驗了台灣北海岸自然力量及氣象幻變美妙之處也滿足了我對攝影的熱愛。

後來作品有幸發表發表後的這批作品所帶來的力量才使得我更為震撼當年與黃則修老師共同發表展出作品後經媒體的報導所造成轟動讓隔天台灣北海岸「野柳」即湧入二十多輛 遊覽車上千人前往這個台灣默默無聞小漁村朝聖也因此造就了現在的「野柳」改變了一個小村莊的生活型態讓我相信「一張照片的力量」那張「女王頭」照片的力量。

學習攝影,讓我體驗觀察、守候、等待、分享,只為那一張美好的作品所帶給自我一份美好喜悅的力量。也因此重拾對攝影的熱忱後,我仍時常會回到這個一直熱愛的台灣一隅。如果攝影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而這塊位居於台灣北邊海角上的土地,稱得上我心目中永遠難忘的攝影「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