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ng Works


得獎作品


;

禁錮莊園|李宗頴

人類以「人造的莊園」圈養了原本該屬於真正自然界的動物,在失去自由與原始棲地的同時,或可免受來自獵食者的威脅,不用擔心傷病饑渴的問題;但我們卻無從得知動物是否願意。在人類持續破壞大自然、威脅其他物種生存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反思人類與動物跟環境之間的關係

陸上行舟|張志達

若說,條條的道路是河川,那麼無疑的行駛於其中必是一艘艘的船隻……試圖藉由不同視角重新定義,在百工百業中,不同領域總有不同的專業,「駕駛」本身就是一個專業的職務,從此延伸出機具、原物料、垃圾、漁獲、工程物料等的運送,探討建構台灣這

新遊子吟|林清湶

自古至今母親對出遠們的子女都是牽掛,期待與關愛的交織。

逐空|林厚成

光線使得空氣中不可見的空間變得隱然浮現,風景在身體裡面自行思考交融,我們成為其中的意識,在隱約的晃動中,帶著窺視的緊張感,

蜘蛛人遊台灣|賴昭旭

傳播媒體每天透過強大經濟體,讓流行文化不斷〝入侵〞全球,使地球變得沒有國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結合漫威、好萊塢的超級英雄-蜘蛛人,以不同形貌遊走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異國文化逐漸影響年輕世代。

Hope|Leyla EMEKTAR

本系列於2014和2017年間在土耳其坎德拉拍攝,主題為2002年出生的Sezer。他是一位「脊柱裂」患者,至使他無法使用他的雙腿。Sezer在十三年間經歷了五次手術,現在已是認真生活的六年級生。雖然需要父母幫忙才得以進行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動,如洗澡、穿衣、如廁,且在獲得輪椅前,他的母親還需將他背在肩上才能移動,但他仍樂觀面對,也希望長大後能在殘奧會中打籃球。

留.離-壹甲子|朱立葦

「影像之所以珍貴,是保留歷史,見證時代的變遷,留下永恆。」
有一甲子歷史的岡山欣欣市場,圓形建築旁四周環繞著眷村,融合大江南北各地美食,本省攤商與外省軍眷水乳交融,形成特殊文化,如今因眷

Urban Form.San Francisco|何容

留學舊金山期間時徘迴於住家周邊,發現房屋造型多半相同且反覆,唯色彩飽和、鮮豔奪目。經查才知是法規明訂:新建物必須符合當區風格,以達市容一致性。法規打造了樣式的框架,卻抑制不了屋主們想展現自身個性的想法,於是訴諸

囧居|張毅生

囧,本義為〝光明〞,因字形似下垂八字眉張著口失意表情的人臉,在網路上被賦予鬱悶、無奈、困窘之意。

2022領銜主演|張簡于頌

戲院裡的木板座椅是50、60年代共同回憶。世代的變化,戲院不再是影劇表演、傳播的唯一,舊有的戲劇院因而式微,終究抵不住商業利益而拆除消失。

沉默的吶喊|方好慧

我不是無聲,只是被定格沉默,無言不代表無語,暫時閉上嘴巴的吶喊,在緣起緣滅的的格放中,我被推擠到不規則的排列組合,但那不是我的內願,我只能沉默的承受

沙丁魚|宋柏緯

我們就像沙丁魚一樣,每天被塞進這擁擠狹小的大眾運輸空間中趕著一樣的路線,過著重覆的生活,在這枯燥乏味且反覆過程中,我們漸漸的失去人生目標、希望,如同失去了色彩、只剩下黑與白。

未能寄達的一封信|李玉燕

媽您好,在民國71年妳我相遇了,也注定了我們的關係。第一次見面您那威嚴容貌,使我身心畏懼,婆媳之間的問題、對您種種的不諒解,那時的眼淚只能往肚子裡吞。但自從有了小孩當了媽媽之後,開始能體會您的心情,在有生之年來不及奉養您,也來不及說聲謝謝,期待來生再做您的女兒。-- 兒媳敬上

何罪?終生監禁|林江泰

透過動物們的肢體,眼神,做為影像背後的反思,人們為了動物的保育與研究,或是育教與娛樂,但卻將這些動物關在人工豢養的牢籠中,牠們失去自由,終生監禁,何罪之有!!

愛呢|洪婉華

以自我的視角紀錄屬於你的記號,蹂躝過的圖像,如同情感上的磨合瑕疵,再加入自己的物件元素,視為與親密伴侶的再度合影,以此紀念愛情。

門與窗|許啟耀

在夜黑風高的凌晨時分,經多日造訪,終於拍到想要的畫面。自豬圈將豬兒趕進宰場、將其拉倒並五花大綁、用指尖插進喉管、直到血流完並斷氣為止,那驚恐尖叫聲久久盈耳不散。接著師傅熟練的用開水燙毛並刮毛,肢解肉體,趕在天亮上市。付錢預訂的肋排,天亮後現場自取、肋排掛在吊鉤上,是鄉里一份深深的人情味。

歸途|陳文欽

在人生的任何階段中,人們總需要尋找一段旅程,來為自己最後的歸途,或許是實質的方向,或許是虛擬飄渺的世界......

辛勤的勞動者|陳明哲

在充滿歲月感、簡陋的貨架上,陳列的不僅僅是數大多樣的生活必需品,觸目所及 極致運用的空間場域,是這些辛勤的勞動者與顧客間幾十年不變的情感連結。

一路上|楊騏任

為什麼在這相機唾手可得的世代,人們對於陌生的鏡頭感到恐懼,攝影人也開始害怕按下快門
我揹起相機,在大城小巷裡穿梭,是我對於未來感到迷茫、無助以及恐懼的紓壓方式,藉由街拍,留下路人在鏡頭中的身影

夏日派對|蔡昌吉

「夏日派對」系列之影像主要意圖反映當下消費時代人類物慾消費生活與塑化物大量生產氾濫為創作語境文本。以“派對歡愉”為暗喻語彙,並以海濱處處可拾的廢棄物作為重新組構“現成物”的元素材料。企圖以嘲諷的影像,批判人類污染海洋環境生態的行徑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