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入選法國沙龍的雕塑世家>
 

1912年出生的蒲添生,在當時雕塑尚不獲重視的台灣藝術環境中,放棄日本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學業改投朝倉塾門下學習雕塑,而養成了連前輩藝術家陳澄波都極為驚艷的雕塑功力,不但將長女陳紫薇嫁與蒲添生,並與蒲添生合力推展台灣的雕塑創作,並為已經「台陽美術展覽會」設立雕塑部。

1983年時,蒲添生因1982年國父紀念館拒絕〔陽光〕這件女性裸體作品的展出而與蒲浩明一同參與巴黎冬季沙龍並雙雙入選,在當時歐洲人連台灣在哪裡都不知道時,能夠以西洋傳統裸體雕塑參加法國沙龍並連續獲得入選,在台灣的雕塑史上立下了一個里程碑。

蒲添生父子一起參加法國沙龍前後三次均獲入選。2010年蒲宜君以曾祖父陳澄波色彩層層堆疊的油畫技法,來塑造的〔小舞者〕、2011年〔旅人〕也順利入選法國秋季沙龍,成為台灣第一個三代皆入選法國沙龍的雕塑世家,成功立下家族故事新的里程碑。

<左圖>蒲添生入選作品〔陽光〕

作者/蒲添生
年代/1981
材質/青銅
尺寸/240×60×60
說明/〔陽光〕取材法國籍女體。姿態自然,神情昂然的在甦醒以及正在呼吸新鮮空氣的模樣。
〔陽光〕不只是描述一個人的甦醒,而且也是在描寫一個時期的文化和人類社會的一種甦醒。與羅丹的〔青銅時代〕姿態上有某種程度的類似,意境也似曾相識,真是藝術家的造型能力及思想達到某一種程度時,巧合的共鳴。因為如此,蒲添生開始脫離日本雕塑的氛圍,創造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而這可說是他的創作的一個高峰期。
1982年,因為國父紀館拒絕〔陽光〕這件裸體作品的展出引發藝術與色情的論戰,但蒲添生並不氣餒,反而更堅定他以人體來創作的信念繼續精進。1983年隨即以〔亭亭玉立〕入選巴黎冬季沙龍,1984年以〔懷念〕入選法國獨立沙龍百週年展。在當時歐洲人連台灣在哪裡都不知道時,能夠以西洋傳統裸體雕塑參加法國沙龍並連續獲得入選,真是在台灣的雕塑史上立下了一個里程碑。

<中圖>蒲浩明入選作品〔馬女〕

作者/蒲浩明
年代/1978
材質/銅
尺寸/90×30×93cm
說明/約1978年遊日,觀北村西望作品後,回台之作。
作品為一跪姿裸女身軀後仰,臉朝天,長髮飄,左手著馬背,右手高舉呼天。馬嘶鳴,馬鬃、馬尾飄起,整個身軀及四肢往斜上衝,四蹄下飛塵滾滾,馬兒頓時已然飛騰在空中。期望馬匹往斜上衝與裸女往後拉扯之間,形成空間的張力及作品龐大的生命力。

<右圖>蒲宜君入選作品〔旅人〕

作者/蒲宜君
年代/2009
材質/銅
尺寸/84×20×20 cm

說明/「所有今日的雕塑,如同昔日的作品地於最幽微處型塑出其作品,讓每一個小細節都充滿生命。」瑞士藝術大師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認為,人物只有在瘦長時, 才能顯示真實脆弱的心情,貼近存在的本質。作品裡有著濃濃孤寂與情感,及顫動的詩意氣質,看似孤獨存在,裡頭其實藏著靈魂的核心。每個人都是生命舞台的旅人,看過風景與卻也刻画歲月痕跡。